小暑至,伏将始。作为广西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,7月将迎来小暑、三伏天和大暑。此时我国大部地区同步走向暑热,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,进入伏旱期;华北、东北降水增多;西北地区晴热干燥;江南至华南则高温高湿,闷热难耐。
在广西,小暑时节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,35℃—38℃的高温频现。近地面盛行湿热南风,形成显著的“桑拿天”体感。同时,短时强降雨、雷暴等强对流天气多发,午后常有骤雨或雷雨。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偏东气流,还常引导热带气旋影响华南,带来狂风暴雨。
此时广西进入后汛期,降雨的推手由高空槽、低涡、切变线、冷空气等转变为台风、东风波、热带辐合带等从海面而来的天气系统,降水更多集中在沿海和桂南。2015—2024年数据显示:10年间,我区14个设区市中,小暑时节降雨最丰沛的地方是防城港和钦州,平均雨量超过150毫米,因此这里高温天不多,但空气湿度大,闷热并不会打太多折扣。降雨量最少的地方是桂东的贺州、来宾等市,平均雨量在65毫米左右,这里高温天数偏多,像贺州平均可达7天,另外左右江河谷所在的百色、崇左等地高温天数也不少。这与副热带高压大多控制桂东、左右江河谷的地形因素有关。
关于小暑与大暑谁更热,据2015—2024年广西气象数据,小暑时节广西14市平均气温29.1℃,比大暑的28.7℃高0.4℃;日最高气温方面,小暑节气广西各市的最高气温平均值为33.5℃,也比大暑的33.4℃略高0.1℃。所以就平均值而言,小暑的暑气反而更胜一筹。
展开剩余49%而从极端最高气温来说,近10年来,大暑时节广西14市最高气温为桂林的40.3℃,比小暑的39.2℃(崇左)要高。地面最高温度大暑也略高于小暑,当然两个节气的路面温度都曾飙到超过71℃,赤脚出门都会被烫伤。
从35℃以上高温日数来说,近10年来,我区除了崇左和北海外,大部分城市的高温日数小暑都不及大暑多。像首府南宁,2015—2024年,小暑节气期间共出现高温日数29天,而大暑时节共出现了54天。显然南宁在大暑节气更易遇上高温天气。同时大暑时节我区14市的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81%,比小暑的79%要高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大暑的闷蒸感更甚!
但其实在人们的体感上,小暑和大暑的热度差异并不明显,可谓“大暑很大,小暑不小”,三伏天横跨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,共同演绎着广西的炎炎“苦夏”。盛夏亦是瓜果丰盈之时。荔枝、芒果、龙眼、西瓜、黄皮果、菠萝、水蜜桃、牛心李……带着热浪熏出来的汁水和香甜,咬一口,暑气就消了一半。盛夏的美好,不就是一口鲜果、一片云、一阵风、一场雨、一只蝉……无数藏匿于生活之中的简单事物么?
需要注意的是,据广西气候中心预测,今年小暑时节所在的7月份可能有1—2个台风影响广西。明显降雨过程大致出现在9—14日、19—21日,26—29日。而高温时段主要出现在16—17日、23—25日。台风带来的风雨虽可缓解高温,但需警惕其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、山洪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。请密切关注天气预警预报,做好防范和防暑降温。
发布于:山东省炒股配资之家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